中国经济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完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形成机制的通知》,决定自2月21日起,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由现行按照归集时间执行活期和三个月存款基准利率,调整为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
据悉,1996年以来,住房公积金遵循“低来低去、保本微利”的原则,按照归集时间区分利率档次,当年归集和上年结转的分别按活期存款和三个月定期存款基准利率计息,目前分别为0.35%和1.10%。此次调整后,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将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目前为1.50%。
通知指出,这既有利于保障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获得合理存款收益,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简并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档次,符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方向。
此外,此次调整是住房公积金收益和缴存职工存款收益之间的再分配,不会推升整体利率水平,也不会影响住房公积金的正常管理运营。
对此,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分析认为,公积金存款利率按基准,其实是提升购房者存款利率,再加上之前由于降息导致的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降低,这意味着公积金贷款的存贷利差进一步减少,对于购房者来讲,还款压力可以进一步减轻,由此,可以刺激购房者更加充分利用公积金,由此看来,央行还是在出招去库存。
“1.5%的收益依于低于CPI通货膨胀率,所以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公积金相当于是在贬值。非常低的收益率也就导致很多人想了很多办法提取公积金。”张大伟说。